close

在選校之前,強烈建議把各位把自己的留學動機搞清楚,

這會讓選校變得比較容易,也會減少實際留學生活與夢幻想像之間的落差。

 

首先,為什麼想留學?

一般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增加實力 (這可以分為念本科系或非本科系) 或體驗海外生活

如果你想增加實力,在選校和選系上就需要多研究課程內容,或了解有沒有實習機會(好像蠻廢話的),但如果你只是想體驗海外生活,過過鹹水,順便度一層海外歸國的金,在選校時記得請不要太為難自己!這點特別適用於跨科系的準留學生。很多人想出國念書主要是想體驗生活>念書,在這個前提下,選擇的科系最好是你很有把握的 (本科系) 或是很容易入手的(跨科系的時候)。

就我的經驗,Management這個科系在University of Bristol算是商科的入門款,跟Financial或Accounting這些系比起來比較容易 (沒有甚麼各經、總經、微積分背景的人也可以入手),所以有很多跨科系 (以前念機電阿、文學阿,什麼來歷都有) 的學生,但念起來其實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雖然不用算大量的數學,但很多新的概念跟大量閱讀,對跨系的非母語學生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所以作為一個跨系生,請確定你對你即將要唸的科系充滿興趣或信心,並且不要再去問學長姐什麼「這個科系難不難?好不好畢業」之類的蠢問題,在怎麼鬼打牆它也是一個碩士學位阿,當然會有一定的困難度,不是每天在家睡覺發呆就會順利畢業的事,所以身為一個即將要隻身出國念書的孩子,在問問題前請培養自行Google的能力,否則學長姐很有可能在你問這些蠢問題吐血及消失在螢幕另一端。

 

怎麼選校(排名?科系?環境?)

延續上面提到的,在選校時,再次提醒自己「我為什麼想留學?」是很重要的,對於想累積相關知識跟增強實力的人來說,校排名跟授課內容可能會是比較優先的考量,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我有一個朋友(理工科)同時申請上Imperial College London、Cambridge和Bristol,這看起來非常好選吧!一般人應該會優先考慮前兩所學校,但經過考慮後,朋友表示,Bristol的課程內容更接近他的興趣,因此學校排名知名度重要,還是實質內容重要是因人而異的。

再來,如果你申請的學系排名差不多,授課內容重要程度對你來說差不多,該怎麼選呢?以過來人的經驗來說,我認為環境也是出國留學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有些人喜歡大城市,會偏好選London、Manchester或Leed;有些人偏好鄉村,會選Bath或Sheffield,選擇的同時也要考慮當地治安、學費和生活費。

大城市的生活費通常比較貴,治安也會相對不好一些(但大致上來說,英國治安都算是好的),小城市的生活費通常便宜一些,但如果你喜歡到處旅遊,就要把交通費考慮進去 (英國交通費恐怖的貴阿!) 如果你想體驗一點城市生活,但又不喜歡太擁擠繁華的地方,Bristol是個不錯的選擇,英國網站Metro甚至列出12 reasons Bristol is the best city in the UKhttp://metro.co.uk/2014/03/24/12-reasons-bristol-is-the-best-city-in-the-uk-4676732/)。

 

代辦?自辦?

很多人委託代辦,因為工作很忙,因為英文不好,因為時間太趕等等等理由,而且通常代辦都是免費,why not?我也是委託代辦幫忙,一方面是自己懶得送件,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用英文書信往來的經驗 (但想想這些其實都是藉口),如果你已經決定交給代辦處理,這裡有一些小小建議。

1. 找代辦前先自己了解一下英國文化、地理、環境等等,並找出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學校。

這是很基本的功課,如果你什麼功課都不做就走進代辦,就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到時候去了不喜歡的學校也只能怪自己。另外,很多代辦會告訴你「這個學校你可能申請不上喔」,如果沒有自己找過資料很容易就被嚇到或說服了,所以不管你有多忙請一定要自己上網查過資料,如果連你都不在意自己的事誰會替你在意。

2. 隨時跟代辦追蹤進度和確定資料正確度。

台灣知名的代辦大概就是那幾間,一個代辦處理很多個學生的案子,難免會有一些失誤,所以自己檢查資料跟再三確認是很重要的,我另外一個朋友就有過慘痛的經驗。他請代辦幫他申請Marketing,最後也順利申請上很好的學校,也提前去上了Pre-sessional,但卻在開學前夕才發現,代辦幫他申請成同一間學校的Management, 最後學校不讓他轉科系,他也只好自認倒楣的唸了。

3. 有任何問題,親自寫信問學校。

我們都知道代辦很忙,為了讓工作流程順利,他們會照公定的規則去作業,所以有時候你可能在某論壇或某同學那得到一些學校官方網站上找不到的消息,跑去問代辦他也跟你說一切照學校公布的為準,這個邏輯是沒錯的,但英國的文化是這樣的,很多時候你有開口問,受惠的是自己。

 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的IELTS沒有考到學校標準所以必須去上Pre-sessional,但我在一次聚餐聽到朋友說他跟我一樣的情況但學校給了他uncon (但他還是必須上Pre-sessional) 我先去問了代辦,代辦說沒這回事,但我不甘心阿,畢竟這一差就差了一萬多塊延簽費,所以我鼓起勇氣寫了一封零零落落的信去問學校,沒想到學校很快回覆我可以幫我換成uncon當然這不一定每次試都會有,可能跟當年政策 (我們這年把IELTS門檻從6.5調到7) 有關,但問了並不吃虧,出國後很多事情也要靠自己解決,不如就從這樣簡單的小事做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umiu1433 的頭像
    miumiu1433

    Good morning, good nite

    miumiu14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